我国幅员辽阔,从西到东横跨东五、东六、东七、东八和东九五个时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全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东经120°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平太阳时。
北京的地理经度为东经116°21′,因而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平太阳时相差约14.5分。北京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世界时)早8小时。
扩展资料
时间以24小时为单位,+代表需要在北京时间上加上该时差,-代表需要在北京时间上减去该时差。想要哪个国家直接找相应洲然后找相应地区即可。地球一周被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时区。这样一个时区是经度15度。一天24小时,所以相差一个时区就相差一个小时。经度零度即本初子午线的时间为世界标准时间。
由于子午线穿越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故称格林尼治时间,这也是英国的标准时间。北京的经度是116度21分,所以在子午线往东第八个时区内。即东八时区。8×15=120,所以东八时区的区时为东经120度的时间,就是北京时间。
大家好这里是准时上班的卢妹
不知道大家的周末过得怎样
本周的第一天已经到来
请打起精神啦!
让我们用几个问答题
作为本周一的小考题
第一问
你知道国内的时差是多少吗?
按照经度划分,全球共有二十四个时区
以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零度经线
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
每隔15度划分一个时区
向东有十二区,向西有十二区
每个区的时差是一个小时
我国幅员辽阔
在经度上横跨五个时区
分别是:东五区、东六区、
东七区、东八区、东九区
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
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
中心航线的交汇点上
所以我国国内的时差是
4小时!
第二问
“北京时间”是北京当地时间吗?
不是的
其实我们所说的“北京时间”
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的地方时间
而是国际时区东八区
也就是东经120°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也不是在北京确定的
而是由坐落于陕西的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来产生、保持和发播“北京时间”
确定北京时间的设备
是由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的
9台铯(sè)原子钟和2台氢原子钟组
铯原子钟
有了科学测定的同一时间
我们的生活就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在一些重大的社会公共事件发生时
人们能够根据统一的“北京时间”
来准时参与到这些事件中来
氢原子钟
比如高考的时候
如果我们按照当地时间9点开考
东西部地区的时差在三小时左右
那么很有可能
东部地区的孩子都做完卷子了
西部地区可能才刚刚开始答题
而我国大部分省份所用的都是全国卷
一旦考试时间被错开
考试结果难免有失公允
所以为了公平起见
我们将考试时间统一确定为
“北京时间”
最后一问
世界上国内时差最大的国家是?
俄罗斯
没错!就是俄罗斯!
俄罗斯经度跨度有150个经度
从东经30°到180°经线
时区跨度有10个时区!
从东三区到东十二区
在跨度极大的时差下
东欧平原上的俄罗斯人民刚吃早饭
远东地区的同志们已经洗洗睡了
半夜想和远处的好朋友煲电话粥
要先算一算对方是不是在上班
一周之计,在于周一
祝大家本周顺利!
重庆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的时差是多少??? 北京时间用的是东经120度的时间,重庆主城是大约东经106.3度.时间大约相差(120°-106.3°)X4分钟,就是接近55分钟. 北京时间用的是东经120度的时间,重庆主城是大约东经106.3度.时间大约相差(120°-106.3°)X4分钟,就是接近55分钟,当我们在重庆看的时间在12点55左右时影子朝向正北方. 一分不差 北京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20秒,东经116度23分29秒重庆位于东经105°17′至110°11′、北纬28°10′至32°13′之间. 这样用三个时区的区时就覆盖了全国,也就基本上满足了各地是以中天时刻为时刻标准的地方时.“北京时间”仍...“西部时间”、“中部时间”、“东部时间”.根据我国的行政区划,适用“北京时间”的地方:北京市、天...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今日发布《关于印发2023—2024学年度各级各类学校校历的通知》,一起来看看吧~
一、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 义务教育阶段第一学期: 2023年9月1日(星期五)开学; 2024年1月19日(星期五)结束本学期工作,共20周零1天; 2024年1月20日(星期六)至2月25日(星期日)放寒假,共5周零2天。
非义务教育阶段第一学期: 2023年9月1日(星期五)开学; 2024年1月26日(星期五)结束本学期工作,共21周零1天; 2024年1月27日(星期六)至2月25日(星期日)放寒假,共4周零2天。 义务教育阶段第二学期: 2024年2月26日(星期一)开学; 2024年7月7日(星期日)结束本学期工作,共19周; 2024年7月8日(星期一)至8月31日(星期六)放暑假,共7周零6天。 非义务教育阶段第二学期: 2024年2月26日(星期一)开学; 2024年7月14日(星期日)结束本学期工作,共20周; 2024年7月15日(星期一)至8月31日(星期六)放暑假,共6周零6天。
二、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市教委将根据有关规定研究调整校历,报市委市政府、教育部批准后及时发布。
三、如遇市应急办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及其他极端天气红色预警,各区教委要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有关要求,根据区域实际污染情况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指导中小学、幼儿园做好相关工作。
四、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可参考中小学校历,结合校外教育特点和本校实际制定校历。
五、各成人高等学校、成人中等职业学校可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主管部门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校历或参照上述日期执行。
六、各普通高等学校可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校历。 (北京考试报)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