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时间3月1号(世界时间钟表)

2023-03-26 作者:小间

美国时间的3月1日00.00,是中国的什么时候

美国纽约时间和中国北京时间相差13个小时,美国时间的3月1日00.00,是中国的3月1日13点

春分笔记——北美时间3月20日

春分笔记——北美时间3月20日

地球转到这一刻,

北美的土地也进入春分时节了。


这个月份里,

极光逐渐进入了活跃期。


几乎每天夜晚,

北方的地平线都会泛起光芒。


深蓝的天幕被映出淡淡的荧光色,

漫天的星光被衬的更加迷人。


我一个人悄悄的来到附近的FOREST PARK,

这里没有一点灯火光亮,

可以安静的看看天空。


虫还没有觉醒,

四处静悄悄的。


白天融化的冰雪,

在凌晨的低温中又结成了薄薄的一层冰膜,

覆盖在尚未吐绿的草皮上。


踏在上面,

感觉像咬了一口脆皮冰激凌。


先是冰膜碎裂的噼啪声响,

然后就是草皮松软的触感。


清冷的风缓缓的拂过,

深吸一口气,

这种清冷感瞬间充满鼻腔口腔,

渗入肺腑。


这一刻,

无所想,无所事事,也不知所措。

就这么停住了。

美国时间的3月1日00.00,是中国的什么时候

美国纽约时间和中国北京时间相差13个小时,美国时间的3月1日00.00,是中国的3月1日13点 没电池应该是xxxx年1月1日0点的 估计是中毒. 去下载个360timeprotect时间保护工具

奥斯卡正在尝试拥抱多元,北美影市复苏得怎么样了?

美国时间3月12日晚,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公布得奖名单。美国独立电影公司A24出品的《瞬息全宇宙》获得最佳影片。影片同时斩获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剪辑,拿下7座“小金人”。

同样由A24出品的《鲸》也获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旗下的两部电影获得9座奖项,A24作为出品方无疑是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流媒体巨擘Netflix在今年的奥斯卡也有不少斩获。德国反战题材电影《西线无战事》获得最佳国际影片等4座奖项,得奖数量仅次于《瞬息全宇宙》。墨西哥知名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执导的《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匹诺曹》获得最佳动画长片。《小象守护者》则获得最佳纪录短片。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好莱坞中长期被忽视的群体,多位亚裔演艺工作人员在本届奥斯卡获得奖项证明。《瞬息全宇宙》的制片人王庆、导演关家永、演员杨紫琼、演员关继威以及凭借《Naatu Naatu》获得最佳原创歌曲的M. M. Keeravaani和Chandrabose都在这个夜晚的洛杉矶杜比剧院闪耀。

长期被抨击是“保守学院派”的奥斯卡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迈开了重要的一步,而北美电影市场也寄望拨开疫情笼罩,翻开新的篇章。

受新冠疫情冲击,北美电影市场近几年并不好过。2020年和2021年全年票房皆无法突破50亿美元,创下21世纪北美年度票房的历史新低记录,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的宝座被拱手让给中国内地。

从各别业务端来看,位居下游院线公司业绩表现并不理想。全球最二大院线Cineworld在2022年9月7日提交破产保护申请。全球第一大院线AMC也曾在2020年创纪录地亏损46亿美元。

上游的电影制作公司一度调整以往的院线发行业务,开始积极地开发流媒体业务,希望能推出能与Netflix抗衡的自家流媒体平台。老牌电影公司迪士尼、华纳兄弟、环球影业等公司纷纷在这期间推出或整合了旗下的流媒体平台,米高梅则在2021年被互联网巨擘亚马逊收购。

不过,大幅扩张流媒体业务并未换来短期利润。以迪士尼的Disney+为例,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流媒体业务亏损近15亿美元,超过去年同期亏损的两倍,短期内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不太乐观。

2021年下半年北美逐步放宽防疫限制后,认清流媒体业务无法取得短期获利的电影公司还是逐步走回熟悉的“老路”。2021年8月9日,AMC宣布华纳兄弟达成协议,宣布从2022年起不再采用院网同步发行的方式,在2022年恢复45天的独家影院窗口期。

从票房表现来看,据boxofficemojo.com显示,2021年下半年,北美本土共有11部票房突破1亿美元的电影,其中位列年度票房第一位的《蜘蛛侠:英雄无归》更是带动了一波观影热潮。

2022年,北美电影市场进一步恢复。年度票房73.68亿美元相较2022年增长了64.4%,时隔两年超越中国大陆,重新回到全球第一大市场的位置。

奥斯卡正在尝试拥抱多元,北美影市复苏得怎么样了?

以今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的10部电影为例,它们除了反映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评审倾向,某种程度上也能作为观察北美电影市场复苏的10个案例。

作为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瞬息全宇宙》的出品方A24站到了镁光灯下。此前A24以非裔团队班底的《月光男孩》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本次《瞬息全宇宙》也以亚裔团队为主不仅在颁奖季上取得了多座奖项,也在市场上取得不俗的成绩。《瞬息全宇宙》作为一部独立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累计超越1亿美元的票房,是A24第一部“破亿”的电影。

奥斯卡正在尝试拥抱多元,北美影市复苏得怎么样了?

尽管《瞬息全宇宙》的导演组合“丹尼尔”双人组关家永(丹尼尔·关) 和丹尼尔·施纳特以及制片人王庆在2022年8月2日与环球影业签下了5年独家合作协议,未来他们将在环球影业旗下制作电影。可是,A24已经证明了他们具备发掘有能力的创作者和找到这些独立电影的受众的能力,这家公司的未来仍值得期待。

著名演员布拉德·皮特的Plan B公司出品的《女人们的谈话》也获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改编剧本两项提名,最终拿下最佳改编剧本。Plan B公司近年参与制作了《月光男孩》《为奴十二年》《玉子》等电影。据CNBC报道,Plan B已于去年12月将60%的公司股权出售给法国媒体集团Mediawan集团。拥有新的资本投入,Plan B能否持续推出优秀的独立电影,值得关注。

传记片一直深受“保守学院派”的青睐,今年也不例外。华纳兄弟出品的《猫王》和环球影业出品的《造梦之家》获得了提名。

《猫王》由著名歌舞片导演巴兹·鲁赫曼执导,奥斯汀·巴特勒饰演“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讲述一代美国巨星的成名故事。影片在北美市场表现不俗,取得1.51亿美元的票房。

不过,片中饰演“猫王”经纪人一角的汤姆·汉克斯却引发争议,不少观众不满汉克斯浮夸的演绎,也觉得这一角色喧宾夺主,导致本片口碑不如预期。

《造梦之家》是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半自传电影,聚焦一个喜爱电影的犹太男孩的成长和家庭故事。近年,斯皮尔伯格的作品都在致敬一些人们所熟悉的娱乐形式,像是致敬游戏的《头号玩家》和致敬歌舞片的《西区故事》。这次回到了他最熟悉的电影这一媒介,斯皮尔伯格真挚地在片中传达了对于家庭(尤其是母亲)的爱以及对于电影艺术的追求。

可惜的是,近年来“致敬电影”题材的电影有些泛滥,包括《造梦之家》和达米安·查泽雷执导的《巴比伦》都在去年遭遇票房不佳的窘境,反映了北美观众对这类题材开始缺乏兴趣。

曾入选欧洲三大影展的主竞赛影片在本届奥斯卡也获得了不少关注。第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得主《悲情三角》、第7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剧本和最佳男演员的《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以及获得同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的《塔尔》也获得了最佳影片的提名。

其中,《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和《塔尔》在本届奥斯卡一直拥有很高的得奖呼声。迪士尼旗下的探照灯影业出品,马丁·麦克唐纳编导的《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讲述了两个男人绝交的故事,用这段走向毁灭的友谊映射历史上的爱尔兰内战。

奥斯卡正在尝试拥抱多元,北美影市复苏得怎么样了?

环球影业旗下焦点影业出品的《塔尔》则是凯特·布兰切特演艺生涯又一部代表作,呈现了一个处在事业生涯巅峰的女艺术家“塌房”的过程。尽管这两部作品在本届奥斯卡并没有获奖,但也让业界看到这些传统电影大厂旗下的艺术电影子公司有持续制作受世界范围认可的好电影的能力。

今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也罕见地将两部商业性极强的“爆米花大片”《壮志凌云2:独行侠》和《阿凡达:水之道》提名为最佳影片。这两部电影是去年北美电影市场最卖座的两部电影。《壮志凌云2》大量的实拍飞行镜头以及《阿凡达:水之道》中美丽的海中视觉奇观无疑是去年大银幕上最让观众震撼的视觉体验。

两部老派、扎实的商业电影让许多在疫情中抛弃影院的观众愿意重新回到影院,享受大银幕带来的观影体验。以《壮志凌云2》为例,该片在2022年暑期吸引了北美众多中老年观众回到影院观赏这部时隔36年推出的续集,重新跟随“独行侠”享受一次“爷青回”的体验。尽管这两部电影最终仅在本届奥斯卡各别获得一座技术类奖项,但做到了“让观众回到影院”和“让电影回归院线”,对正在复苏的北美电影市场有着更重要的积极意义。

奥斯卡主办方也没忘了流媒体作品,今年Netflix出品的德国电影《西线无战事》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9项提名,最终也获得了最佳国际影片在内的4座奖项。

奥斯卡正在尝试拥抱多元,北美影市复苏得怎么样了?

《西线无战事》是以一战为背景的著名文学作品,在1930年就曾被刘易斯·迈尔斯通改编成电影,获得第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是一部经典的反战电影。时隔将近100年,Netflix发挥其全球化和在地化的优势,让德国团队拍了这部讲述本国战争史的电影,以新的视角在这全球局势紧张的时代重新呈现了这部经典,获得了很高的讨论度。

2022年第94届奥斯卡金像奖就曾把最佳影片颁给了流媒体Apple TV+的电影《健听女孩》。随着流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保守学院派”已经从以往为流媒体电影处处设限,转而到近年愿意给予流媒体电影更多的肯定。学院派不再坚持强硬的立场,愿意接纳流媒体已经成为观众欣赏影视作品的一个新媒介。选择与流媒体平台共存的好莱坞,会在北美电影市场复苏期后互惠共赢还是迎来更激烈的竞争,值得观察。

声明:该内容系网友自行发布,所阐述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热门推荐